作品名称:榕江逸士词《踏莎行·下世》 类型: 篆书+行书 作者:揖圣堂
规格大小:竖式49 x 138厘米 质地材料:宣纸 参考价格:1880¥ 售出与否:可售可定制
《 踏莎行·下世》一词随想
文/榕江逸士
實際上,我無意寫詩,尤其在某種場景下,根本毫無詩意可言。
有時候,我也在想,文天祥在過伶仃洋的時候,假如沒有讓他一點點的自由,可能我們就無從知道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」的詩句,也體會不到詩人的那份從容和豪邁。假如,後來在大都的牢房裏,元兵若沒有讓他尊嚴的受苦,他也就沒有機會可以寫出《正氣歌》,更不可能使其流傳下來。最多,也只能象譚嗣同那樣,在臨刑前,發出「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崑崙」之類的吶喊。
前賢已走遠,只是他們為國為民的精神永存,在五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了他們各自的角色,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。
在寫《踏莎行·下世》的時候,我沒有任何的參照,甚至都沒有紙筆。我也不是要寫梅花和讚美梅花。當時我是覺的大雪壓頂下的梅花這一自然景觀,本身就是一首詩,無須再題再詠。
「玉骨」即是凝固的詩篇;「冰肌」自是凍結的文賦。這時的「玉骨冰肌」,已非是該形容詞的描述,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的本體。故此,把「花魁」的殊譽落於人的身上,也就顯得自然而然了。眼前的梅花,不是給擬人化,而是已充分的人性化了。
陸游寫過「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」的梅花,那種梅花,高標獨立,不與世爭。即使身碎,仍然保留香氣,保持本色。這已是非常高潔美好的君子的象徵了。那麼,千載以後,梅花的形象,是否有了新的內涵?新的突破呢?除了一年年風雪中不斷的呼喚,還有那鮮為人知、不為人知的一陣陣心酸。亂世塵緣中的一個「逸」字,隱含了多少秘辛?多少飄零?多少了無痕?